植物检疫(plantquarantine)又称为法规防治,由*授权的检疫机构,采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
农业防治又称环境管理(managementofthephysicalenvironment)或栽培防治(culturalcontro1),主要措施有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使用无病繁殖材料、保持田园卫生、压低病原物数量、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调控环境要素,使之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原物繁殖和病害发生。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很经济、很有效的途径。人类利用抗病品种控制了大范围流行的毁灭性病害和难以防治的病害。抗病品种的防病效能很高,一旦推广使用了抗病品种,就可以减少杀菌剂的使用,大量节省田间防治费用。因此,使用抗病品种不仅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避免或减轻因使用农药而造成的残毒和环境污染问题。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各种措施。迄今所利用的主要是有益微生物,有益微生物亦称颉颃微生物或生防菌。
化学防治是使用农药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农药具有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使用不当可对植物产生药害,引起人畜中毒,杀伤有益微生物,导致病原物产生抗药性,农药的高残留还可造成环境污染。当前化学防治仍然是应用很广泛的防治措施。
大多数病害都要有几种措施相配合,进行综合防治,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过度地依赖单一防治措施可能导致防治失败或带来生态问题。
防治植物病害有什么策略?
1.消灭侵染来源
植物病害初期发生的接种体来源包括病菌越冬和越夏场所、中间寄主、带菌土壤、带菌种子等繁殖材料和田间发病中心。在接种体来源上施药,消灭或减少病原菌的侵染来源数量是保护植物免遭为害的重要策略。采用这种策略防治植物病害的效果与接种体来源存在场所、数量和传播途径有关。如果仅仅是通过种苗等繁殖材料传播的病害和通过发病中心扩散的病害,可以在比较容易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种苗药剂处理或在发病中心使用具有铲除作用的杀菌剂,经济有效地防止病害的流行为害。如使用二硫氰基甲烷、福美双等进行种子处理,防治禾谷类作物坚黑穗病、腥黑穗病条纹病、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不仅成本低,而且效果可以高达95%以上。长期采用这种消灭侵染来源的策略,使半个世纪以前严重流行为害的一些禾谷类作物种传病害已经得到完全控制。但是,通过土壤、水、病残体、气流或多种途径传播的病害,会因为病原菌侵染来源的场所复杂和数量巨大而难以完全消灭,药剂处理侵染来源后所残存的病菌足以引起流行为害,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如小麦纹枯病(立枯病)、赤霉病、白粉病、锈病、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棉花枯、黄萎病、蔬菜细菌性青枯病、霜霉病、苹果和梨黑星病等,目前大多数重要土传和气传病害都无法通过消灭侵染来源的策略进行有效化学防治。
2.药剂处理可能被侵染的植物或农产品表面
在寄主植物被病原菌侵染之前施药,杀死病原物,阻止真菌的孢子萌发,或干扰病菌与寄主互作,阻止病菌的侵染,使植物得到化学保护。这是一种防治大多数气流传播的植物茎、叶和果实储藏期病害很有效的策略。一般通过喷施、浸蘸等方法将药剂均匀地施用于寄主植物或器官上,使植物表面形成一层药膜,杀死病菌孢子或阻止病菌侵染。使用非内吸性杀菌剂如硫磺、碱性硫酸铜、代森锰锌、福美双等传统杀菌剂和异菌脲、醚菌酯等现代选择性杀菌剂,以及内吸性杀菌剂三环唑等只有在病菌侵染之前施用,才能防治植物病害。使用内吸杀菌剂三唑醇、苯醚甲环唑等进行种子处理,可以防治苗期土传立枯病和气传白粉病、锈病等。
3.在病菌侵染之前施用药剂干扰病原菌的致病或者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
黑色素抑制剂三环唑抑制稻瘟病菌附着孢黑色素的生物合成,使附着孢失去侵入寄主的能力,从而保护植物。植物防卫激活剂活化酯通过诱导寄主获得性抗病性来防治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多种类型的植物病害。由于诱导寄主抗性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必须进行保护性的施药。
植物病虫害的五种防治方法一.采取先钻孔后注药的方式,用直径0,8厘米一1厘米木工钻或充电电钻,在距地面15厘米一50厘米的树干上,呈45度角向下斜钻8厘米一10厘米深的注药孔,深度以达髓心为度。在树干四周呈螺旋上升钻孔,大树可钻3—5个孔,中树可钻2—3个孔,小树可钻1个孔,将孔中的锯末掏净注入药液。注药完毕后,孔口要用蜡、泥巴或胶布封闭,注药孔两个月左右即可愈合。应根据树木大小确定。按原液计算,一般胸径在15厘米以上的大树。每株注药6毫升一10毫升:胸径在10厘米一14厘米的中等树,每株注药4毫升一6毫升:胸径在10厘米以下的小树,每株注药2毫升一4毫升。根据气温的变化确定注药的稀释浓度。气温不高时,可注射稀释1倍一2倍的药液,高温时要将原药液稀释3倍一6倍后注入,以免在高温下药液浓度过高而产生药害。
二、树木涂胶法
对于一些具有上、下树迁移习性的害虫,如为害杨、柳、榆、槐、桦、槭等树木的春尺蠖、杨毒蛾,为害松树的松毛虫,为害槐树、构树、枣树等树的朱砂叶螨等害虫。
一是可直接将粘虫胶涂在树干上:二是先用1,5厘米一2厘米宽的胶带在主干光滑的部位缠绕一圈。然后将粘虫胶均匀的涂在上面。涂抹时不要粘着杂草,以防杂草搭桥,产生离体,使害虫摆脱粘胶逃离。
三、树木涂白法
杨柳树栽完后马上涂白,可防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在树干上产卵。可预防腐烂病和溃疡病,延迟芽的萌动期。避免枝芽受冻害,还可预防日灼。树干涂白剂常用的配方是: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剂原液0.5份,食盐0.5份,油脂(动植物油均可)少许配制而成。涂白高度自地径以上1米一1,5米处为宜。
四、农药埋施法
在树木根部土层挖坑、打孔,施入内吸性较强颗粒剂(氧化乐果、呋喃丹颗粒等),根部吸收后输送到地上部分的干、枝、叶中,害虫取食后中毒死亡。此法可防治介壳虫、蚜虫、蛀干害虫等。这种方法不受温度、降水、树高等因素的影响。且药效持久。如呋喃丹,药效可达3个月,1年只需埋施2次药剂即可。在距树干60厘米以外的根系密集区,围树挖3—4个半米深的坑(孔)。每坑(孔)内放50克一80克呋喃丹后。将坑(孔)填平灌水,药水溶后加速根系的吸收。春夏两次施药可结合施肥同时进行。
五、树木疗伤法
因树木病、虫、冻、日灼、修剪、风雹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园林树木干枝及苗木,往往是病虫的侵入口。对伤口及时治疗,促进伤121愈合,尽快地恢复树势,是防止病虫侵入的有效方法。
植物得了白粉病怎么办植物得了白粉病的处理方法:
1、及时将患病植株与健康植株分开;
2、将患病部分剪除并将患病枝叶烧毁;
3、药物处理
(1)使用小苏打:白粉病在碱性状态下是不能存活,每50g小苏打兑水50kg可以有效防止白粉病。
(2)使用食醋:按照1:50的比例兑水擦拭患病植株,并喷洒叶片,也能有效的减少病症。
(3)使用夹竹桃:夹竹桃叶子捣碎加清水泡一天左右,滤出汁液,喷洒患病植株或,连续使用3-4天能起到治疗作用,不过使用夹竹桃注意有毒,保护好自己。
扩展资料:
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菌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春气温回升时,病菌借气流或水珠飞溅传播。当气温在20℃~25℃,湿度较大时,侵入寄主体内,引起发病。因此,浇水过多,通风透光不良,会使病害迅速护展蔓延。
防治白粉病的方法:
1、选择发病轻或抗病的品种
不同品种的花木在抗白粉病方面具有显著差异,选择发病轻或是抗病性强的品种栽植是防治白粉病很经济有效的方法。
2、购苗要选无病植株
购入苗木时要严格剔除染病株,杜绝病源。迸行扩繁时,要剪取无病虫插枝或根蘖作为无性繁殖材料。苗木出圃时,要进行施药防治,严防带病苗木传入新区。
3、轮作
与非寄主花木轮作2~3年,以减少病源。
4、加强培育管理
晚秋到次年早春越冬期间,彻底清洁苗圃,剪去病虫枝集中销毁;生长期间及时摘除染病枝叶,彻底清除落叶,剪去病虫枝和中下部过密枝,集中销毁;不宜种植过密,棚室加强通风换气,以降低湿度;及时排除田间和花盆积水,浇水不宜多,从盆边浇水,不使茎叶淋水,减少病菌传播和发病机会;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5、预防大棚内花木发病
大棚育苗种植前,彻底清除棚内所有植物,清扫棚室,用药物熏烟等手段严格消毒。严防病苗入室,棚内尽量种植单一花木品种,避免混植,以防交叉传染。早春露地花木萌芽前,彻底销毁棚内病株后,才能开棚,以防病菌孢子传播到棚外。
6、药剂防治 越冬期用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稀释液喷涂枝干。瓜叶菊等易受药害的花卉不能施用,地面喷硫磺粉,一般每70平方米使用25~30克,消灭越冬菌源。生长期在发病前可喷保护剂,发病后宜喷内吸剂。根据发病症状、花木生长和气候情况及农药的特性,间隔5~20天施药一次,连施2~5次。一季花木,一种内吸剂只能施1~2次,要经常更换农药种类,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粉病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一种乃至多种生物因素,以削弱或减少病原物的接种体数量与活动,或者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从而达到减轻病害并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的目的。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主要包括:(1)抗生菌的利用。即利用产抗生素的微生物来防治土传真菌病害。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可以参与营养物质的争夺、侵染点的占领、诱导植物产生免疫力,乃至直接对病原物袭击等微生物均作为生防资源来进行发掘。(2)重寄生物的利用。植物病原微生物大多是寄生物,在它们生活的某些阶段也经常被另一些微生物寄生,从而失去侵染致病能力甚至被置于死地。重寄生物有多种类型,主要有重寄生真菌,如腐霉等根腐病原可被一些丛梗孢目真菌所寄生,以致菌丝、孢子囊和卵孢子等器官被破坏;寄生真菌的病毒,如从患病的蘑菇上可提纯到病毒。(3)抑制性土壤的利用。抑制性土壤又称抑病土、抑菌土等,其主要特点是,病原物引入后不能存活或繁殖;病原物可以存活并侵染,但感病寄主受害很轻微;病原物在这种土中可以引起严重病害,但经过几年或几十年发病高峰之后,病害减轻至微不足道的程度。(4)根际微生物和菌根的作用。植物根的渗出物主要有糖类、氨基酸类、脂肪酸、生长素、核酸和霉类等,聚集在根的四周富集成丰富的营养带,刺激了细菌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这种效应叫根际效应。由根渗出物的影响,其中包括营养物质的矿质化,共生及非共生固氮,形成菌根,并影响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微生物的活动等。
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采用以预防为主的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才能取得较好效果,首先是切断传播途径。
1.农业防治消灭或减少侵染源。用各种方法消灭蚜虫、叶蝉、螨类、线虫等,将传毒昆虫消灭在传播之前。选留无病毒种子,用无毒的材料进行无性繁殖或进行茎尖脱毒。铲除杂草寄主。在进行摘心、剥芽、扦插等操作时,工具应经常消毒,尽量避免通过手指及工具传播病毒。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热处理法去除病毒,如一般种子可用50~55℃温水浸泡10~15分钟,比较耐高温的种子在恒温设备里处理。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通风透气,合理施肥与浇水,促进花卉生长健壮,可减轻病毒病的为害。
2.药剂防治必要时喷洒3.8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5%克毒灵水剂500倍液、或10%病毒王水剂5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双呱·胶铜(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 上一篇:大树下面耐阴花草(耐阴开花树木)
- 下一篇:初时花草茶图片大全(花草茶图片大全大图)